华为CMO张晓云曾表示,通过P9系列手机传达一种美的态度。这一观点体现了华为在产品设计和品牌塑造上的理念,即不仅仅关注产品的技术性能,更注重其美学价值和对用户的情感连接。
张晓云的观点可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美学":华为P9系列在设计中融入了诸多美学元素,如极简主义、对称美学、色彩搭配等,旨在为用户提供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和审美体验。
2. "用户情感":通过美的设计,华为希望与用户建立情感联系,让用户在使用手机时感受到愉悦和满足,从而提升品牌忠诚度。
3. "文化内涵":华为P9系列的设计可能还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水墨画、书法等,展现了华为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和创新。
4. "技术创新":在追求美的同时,华为也注重技术创新,如P9系列的徕卡双摄像头技术,既提升了摄影体验,也体现了技术美学。
5. "品牌形象":通过P9系列传达美的态度,有助于塑造华为高端、时尚、有文化底蕴的品牌形象。
总之,张晓云关于通过P9传达美的态度的观点,反映了华为在产品设计和品牌建设上的综合考量,旨在为用户提供高品质、具有美学价值的产品,从而提升品牌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相关内容:

华为P9不仅在外观设计上拥有很强的辨识度,很好地诠释了华为对于时尚概念的全新理解;与徕卡成为战略合作伙伴,更是令华为P系列出色的拍照功能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相信其拍照效果必将延续徕卡在相机领域的百年传奇表现。


华为消费者业务CMO张晓云女士
华为消费者业务CMO张晓云曾经说过:“不管时尚也好,科技也好,最终还是服务于人。” ——相信华为P9的诞生就是对这段话的最好诠释。发布会后,YOKA男士有幸对话了张晓云女士,对于美的体会,年轻时尚人群的关注,以及对手机摄影领域的探索,她畅谈了自己的一番体会:
高端科技融合时尚外观 P9浑然天成
Q:从华为P7开始,“美”是一个经常出现的关健词。请问你们团队在体现美的过程当中是如何深入挖掘消费者、尤其女性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的?您个人目前关注时尚趋势,在这些趋势当中你认为华为在哪些趋势上有所引领,对智能手机领域是具有突破性的?
张晓云:首先第一个问题,在P9上面,我们确实做了很多的功课。今天给大家看的可能就是一个多小时的呈现,但是背后有好多的功夫,其实不光是美或者好看,而是更加地艺术、更加地有意味。所以在拍照方面,我们从marketing的角度做了很多深层次的文化探索。比如,我们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趋势探索,叫它拍照文化的变迁。此前有很多女孩子喜欢自拍,但是现在,朋友圈已经很少有人发傻大白的自拍照,而是更多在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韵味。这也是我们希望P9更能够传达出来对美的一种态度:不是随波逐流,而是在真正地掌握自己的东西,去创造一些新的风格。至于说到科技与时尚,最近几年我的感受特别深,因为我刚好在这个领域,也接触了许多不一样跨界的一些品牌、或者行业。感觉到科技已经真正变成大众生活的一部分。总结来说,就是科技已经不是一种亚文化了,它已经是一种主流文化。我们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会问:“诶,你用什么手机?上面有什么好玩的东西?有什么APP可以分享?”——已经变成一种谈资了,这一点非常地棒。基于此,我们也看到了很多跨界合作的机会,包括未来在穿戴、配饰层面上,相信可能会更加地智能化。还是那句话:科技服务于人。所以我们特别愿意去洞察一些新生的力量、人的生活的变化是什么样子。
Q:您平时使用P9的时候最经常使用到的和最喜欢的功能是什么?
张晓云:那绝对是拍照。我是真的特别喜欢拍照,记得在伦敦的出租车上,我就用中灰还有深灰的颜色拍摄伦敦的街景,发到朋友圈收获了很多惊异的评价,问怎么这么会厉害。我用过很多的手机,发现颜色、锐度……很难真正拍出来有韵味的东西。所以建议一定要试一下黑白的模式,那种感觉非常地棒、特别地抓心,特别地能够永久流传。
Q:在华为P9的外观上面有没有自己特别喜欢的、特别时尚的一点。单纯从设计的角度,它跟其他的手机比有什么卓越的地方?
张晓云:在设计上,个人比较喜欢那种大胆的金属拉丝,你会发现金属的纹路非常的明显,因为工艺非常的复杂。我比较喜欢表达自我的方式能够更加的不一样,今天有问徕卡的CEO,他则比较喜欢那款白色陶瓷的(手机),特别的璀璨、通透。其实P系列的设计理念没有改变过,我们的理念非常相通。比较pure,pure language,就是很纯粹,没有多余的东西,好像浑然天成。在P9上面我们做了很多的尝试,比如说用拉丝工艺,用不同的打磨的材质,可能这一点是我们去尝试的,大家可以关注一下那款陶瓷白、以及琥珀灰的大胆金属拉丝,都非常能够表达不一样的审美情趣。
Q:既然P系列比较注重拍照功能,是不是会自带一些轻巧的PS功能?现在很多的自媒体需要非常及时的把自己的照片做一些简单的处理,比如说加文字,拼图剪切,或者是调一下通道颜色。
张晓云:自带滤镜这种,因为互联网的软件实在太多了,很容易get这些。真正要抓取成像这个事情比较难,华为做的是比较难的这部分。你有美图,有360,这种层面的东西你应该有更好的办法。
Q:华为P9的颜值非常高,在设计上面有什么灵感来源?大家发现手机运营商双摄象头慢慢在成为主流配置,华为P9的双摄象头效果有什么区别和优势?
张晓云:很多年前就有双摄像头,但当时是上下叠加。华为的这次为什么敢称手机摄影的再一次突破?在于我们运用的原理不一样,我们是平行双摄象头,而且是一个黑白一个彩色,和我刚才讲的一样,原理就是能抓更好的细节和景深,抓更好的色彩的还原,你会发现这两个叠加在一起的效果非常完美,市场上从来没有过,这是世界上的首创,我们也为此而特别的骄傲。你会发现跟人的眼睛类似,不同的摄像头在捕捉景深。今天余总在上面演示很多东西,大家可以自己玩一下,包括女生比较容易懂的场景,把一个人对焦,后面的人全部糊掉,你跟闺蜜们在唱K,会发现就把自己聚焦出来,后面的人糊掉,还可以把她们换回去,把这个人聚焦,把那个人糊掉,这是特别有意思的东西,就是双摄象头带来的,因为它已经记录你很多信息,无非是通过算法,再帮你还原,背后有很多特别有意思的东西。曾经我们想过一些广告的创意,闺蜜的一天,毕业的一天,毕业的时候你会发现,好像曾经追的女同学,旁边怎么站着她男朋友,就把他糊了,都是比较有意思的事情,自己可以尝试一下。
Q:华为在法国有全球的设计研究院,有很多知名的设计师。这些设计师全程参与我们每一款手机设计包括品牌元素的呈现吗?
张晓云:他们参与了P9的部分设计,因为我们东西蛮多的,不可能把每个细节都交给他们,P9在材质上面他们给很多意见,但是具体开发还要到产品化的项目上面去。
华为的另一张面孔,关注年轻化市场
Q:很多的商家都在关注90后,包括前一阵有鹿晗效应。华为有没有在对90后也就是年轻化的市场上,有一些新的规划?
张晓云:华为其实有两个品牌,一个是华为,另一个是荣耀。荣耀针对更加年轻的群体,可能在互联网方面做得更多一些。而这两个品牌无论哪个都会更关注年轻人多一点。因为有不同的档位和区隔,但是是不一样的风格,华为的年轻人应该是更加国际化,荣耀也有自己特立独行的风格。年轻人一定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波元素,而我们的两个品牌在宣传或者是影响年轻人时,针对不同的年轻人人群可能会稍微有些差异。
Q: 您提到华为的P系列属于高端品牌系列,是在美的基础上有文化的艺术,尤其是拍照艺术。那么,考虑到它的消费者属于时尚、艺术或者是商务领域的高端人士,品牌方面是否会用品牌的调性改变他们的生活模式?
张晓云:在座的很多都是来自生活方式的媒体,我觉得眼见为实,后面会看到很多广告的露出,包括华为的视觉形象也会变得不一样了。我们品牌的slogan“make it possible”,在中国叫“以行践言”,原来用的是很大的红色,到现在变成了用更加纤细的黑色——这些新的形象,也是我们品牌想要传达的另外一种风格,更加的自信,更加的内敛,更加的国际化。可能你们感触会更多一些,但我觉得品牌这个事情,不是说我说它是怎样就怎样,一定是消费者能够从内心里可以感受得到品牌的魅力,感受到不一样的形象和元素,以这种方式,品牌的交互才会比较有效。
Q:在市场层面,像iphone是年轻人以及高端商务人士最认可的一款手机,基本上70%~80%的人都在用iphone的手机,P9有没有非常具体地去渗透在座的各位这样的阶层?
张晓云:我想澄清一点,iphone很不错,但是我想告诉你三个数据:在中国市场,华为的手机用三个第一超越了苹果,第一的市场份额,第一的口碑度,用过华为手机的还会再用,以及第一的品牌认知度。这三个第一都是第三方的数据。
中国的精英阶层,特别是私企、政府一层,大部分喜欢Mate系列的手机,包括郁亮、乌尔善都是华为Mate系列的忠实用户。Mate系列站得已经比较稳了,我们很高兴地看到Mate8的销量超出了预期,而且通过商务人群的比例,他们的收入,受教育的程度,包括他们的社会影响力,线上消费的能力,我们看到都是非常高端的用户都坚持用Mate系列。我们希望P系列能够变成华为的另一张面孔,希望更多地针对年轻人,因为他们对时尚,对新的趋势,对设计感兴趣。如果真正跟iphone相比的话,我自己的感觉选择华为P系列的年轻人,应该更加地有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自己审美的情趣,这是不一样的地方。
携手徕卡 追求极致手机摄影体验
Q:请问华为和徕卡的合作是由于怎么样的契机?
张晓云:徕卡的合作特别有意思。我们一直在想P的下一代是什么样子的?并一直很困扰。P系列的DNA是需要有更好的设计感、更好的拍照能力,但是已经做到P8了,它的下一个台阶会是什么样子?我们自然地想到了徕卡。与此同时,徕卡属于非常传统的品牌,而且很高端,但是它也面临着挑战:这么高端、有着悠久历史的品牌怎么能够吸引年轻人呢?特别是现在,很多的年轻人生活靠一部手机就解决问题了。可能徕卡也觉得智能手机是比较容易突破的入口。所以两边就达成了默契,包括Oliver,包括创始人,包括在伦敦,我们一起过整个的流程,都非常地敬业,非常地投入。双方的团队在一起找到了火花,也找到了彼此互补的东西,这个合作非常的棒!
Q:P9所有的徕卡的镜头都是德国进口的吗?因为很多的这种品牌的跨界合作,可能都是贴牌生产。咱们后续系列的手机是否还会继续延用徕卡的镜头?
张晓云:关于这次合作我要澄清一点:我们不是买一个徕卡的镜头,完全不是这样的。因为成像是一件蛮复杂的事情,不光是硬件和软件上面的算法,你知道我们这次的突破是什么?它是两个摄像头,一个黑白,一个彩色,黑白能够给你更好的细节,景深的感觉非常好,彩色的话则会给你很好的色彩还原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玩过《秘密花园》?像填色游戏一样,你会发现细节和颜色都能够非常棒地融合。这背后有很多的算法,如果不是学技术的会比较难理解,但是我们放过一段视频,讲成象的原理,两个镜头怎么样去测这个焦距,最后怎么去叠加,你看到的是一张照片,背后却是有很多的照片去筛选,再通过算法去计算——这对我们双方合作是一次很大的挑战。我觉得镜头的生产这件事情在整个行业里面已经不是那么得重要了。反而是,徕卡对它的认证的要求很高,所有的经过徕卡认证的,就相当于百年标头,一定确保都具有统一的质量规则,认证的部分不光是镜头,还有背后的设计和研发。所以这次徕卡和华为的合作我们用的是“联合设计”,这个背后真的是有很多看不到的功夫。
再讲一个关于今天看到两个CEO还有Founder的小桥段。在伦敦我们做的胶片,第二天下午2点钟就要开发布会,头一天晚上的4点钟,他们还在改。看到他们这种对细节之处特别的坚持,我就在想,这也是他们跟华为合作能够找到共同点的地方,所以镜头的部分我们一点都不担心。
好莱坞大咖代言 塑造国际化品牌魅力
Q:华为请来两个国际级的男神和女神做代言,是什么机缘促成的合作?他们的形象跟华为要传递的形象中间连接点是什么?华为这次的发布会以及伦敦发布会都带给我们非常炫酷的冲击,接下来在广告宣传方面我们还将能够看到一些比较有新意的点,还有什么样的惊喜带给我们?
张晓云:其实跟斯嘉丽和亨利的合作我们也觉得很愉快,亨利是英国人,比较注重自己的内心,他接代言真的很谨慎,真的要用要试你的产品。他本身是极客,对科技很敏感,也特别喜欢这些东西,包括上次他去华为上海研究所,有时候我们讲网络背后怎么组网的,网民之间怎么连接的,怎么建立数字电视,他都听得津津有味。斯嘉丽则天生喜欢拍照,很开放、很多元,我们接触的时候,就已经感觉到两位能够跟我们的品牌很好地连接。关键是,他们自己对华为充满喜爱,而不像一些代言,双方不是那么的契合。他们俩希望能够探究更多的华为,到了华为深圳总部以后,他们变得非常喜欢华为——这也是华为魅力的地方,因为我们从来不伪装什么,欢迎大家有机会去华为参观,了解一个更加真实的华为,我们所有外国的朋友们来过以后都会发现这家公司还是很真诚的。
未来会怎么样?未来会很多(创新),那是一定的。我在想已经到了品牌需要更多活力展现出来的时候了。当然,我们现在的挑战也很大,因为已经做到这样的一个层级了,亨利在好莱坞没少走过红毯,Oliver也参加过很多类似的一些群星闪耀的活动,但还是对我们的活动感到震撼。包括整个视觉,包括所有出品的视频,所有的出来的视觉,他们都很吃惊。可能未来我们的挑战会比较大,也希望大家给我多出一些主意。
提示:YOKA男士网独家原创稿件,未经允许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