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三角新木碗W1000Z一百小时后ACG向听感小结(对比A2000

这是一份基于您使用铁三角(Audio-Technica)新木碗W1000Z一百小时后的ACG(音乐、电影、游戏)向听感小结,并与A2000进行对比:
"铁三角 W1000Z 100小时 ACG听感小结 (对比 A2000)"
经过100小时的持续聆听,特别是大量投入在音乐、电影和游戏(ACG)内容上,铁三角 W1000Z 的声音表现逐渐趋于稳定,其特色也更加明显。与同系列的 A2000 相比,W1000Z 在这100小时内展现出了一些关键性的差异和进步。
"整体印象:"
"声音密度与质感提升:" 100小时后,W1000Z 的声音不再像初期那样略显“生涩”或“紧绷”,整体变得更加饱满、顺滑和富有质感。高频不再那么尖锐刺耳,而是变得更加柔和且延伸性更好,中频也变得更加凝聚和耐听。 "声场与定位:" 声场宽度有了显著提升,尤其是在播放音乐和游戏时,乐器/角色之间的分离度更好,定位更加精准。相比 A2000,W1000Z 的声场似乎更开阔一些,沉浸感更强。 "解析力:" 解析力相比初期有提升,能够更好地揭示出音乐和游戏音效中隐藏的细节,但整体风格并非追求极致的“

相关内容:

大家好,这里是圣痕,一个ACG杂食党,大钛碗A2000X资深用家(自封的),玄学大师。本来养着钛碗一本满足的圣痕被某两段话直接戳中了膝盖:“W1000Z有A2000X那样清晰的声底和优秀的分离度,但是又有着合适的厚重感。”——某位一样主听钛碗的前辈如是说;“作为W3000ANV之后的ATH木碗出品,W1000Z在声音特点上与其主要的相似之处在于声底……”——耳机吧C大的评测中这么描述道。于是按捺不住的圣痕再次手贱一把,拜托在日友人捎回新木碗一只。于是这么一篇台机上的W1000Z听感新鲜出炉,老铁的新品在ACG音乐上表现如何呢?在边听边煲100小时后,圣痕这就为你揭晓答案。

前端:转盘为圣痕一直在用的JPLAY双PC系统,有兴趣的可以戳我以前的文章,这里不做赘述;解码耳放用Pathos converto,算是现代声的意大利器材,素质和听感融合的非常完美的一台优秀的一体机,推A2000X效果相当出色,推W1000Z也不存在任何问题

耳机:铁三角W1000Z,对比铁三角A2000X·改,已经被出掉的AKG K702 65TH友情客串

关于A2000X·改——根据前辈的经验A2000X原耳罩偏薄且有漏音,嫌钛碗声音太冷太薄低频太少的可以考虑换W5000耳罩。但是各种机缘巧合之后圣痕最终购入的是L3000的耳罩,结果换上之后就再也没有换下来过,简单总结效果就是在稍微压制一些高频亮度并且稍稍拉开一些三频衔接的基础上明显改善声场、声音厚度和低频表现。换罩过后的大钛碗明显杂食了很多,女声表现上了一个层次的同时开发出了LOLI音毒这一属性。虽然在某些时候低频还是偏少,高频还是会觉得过亮,但大部分时候其在ACG方面的表现还是足够令人满意的。那么以下对比中的钛碗的听感以换过L3000耳罩的A2000X为准,请各位读者注意。

回到正题,在进入听感之前先简单说说这只新木碗的一些素质上的表现。解析上W1000Z和A2000X属于同一级别,A2000X稍好一点,这两者都要好于K702 65TH。三者的结像都相当稳定清晰,但是在声场规整度及规模感上K702 65TH要好于W1000Z并且明显好于A2000X。三频分布W1000Z基本就是5-5-6的分布,平衡的同时高频略为加强;A2000X为4-6-7的分布,明显的偏上盘调音;K702 65TH为5-6-4,高频偏暗的同时中频会有些突出。三者的瞬态都非常优秀,分离度A2000X稍优于W1000Z,优于K702 65TH,而动态表现K702 65TH要稍好于W1000Z,好于A2000X。总体来说W1000Z的素质对得起它日行目前的售价,个人来说再降个300会更能接受一些。

可以说W1000Z和A2000X的声音一脉相承——通透、开放、明亮、快速,细节丰富,声音质感顺滑,音色中性微染。在此之上W1000Z主要改善了低频量感、声场规整度,高频表现也做了一定的改变。

低频上,W1000Z回复到“正常”水准,其低频速度偏快,量感不错,下潜中等,弹性适度,属于一种相当万用的低频调音,不显臃肿也不会清瘦,各种乐器的琴腔共鸣都能充分表现,鼓声也有了一定的力度,不能说低频出彩但是很自然的起到了低频该有的效果。不过圣痕觉得对于流行乐来说量再大一点点就完美了……

声场上,对比A200OX,W1000Z的声场从一个扁平的椭圆被拉成了一个完整的圆,声场大而开放,结像感不那么强烈,包围感也不那么强烈,对比欧洲那些专攻古典的耳机来说这个声场依然不够立体欠缺规模感,但是规整度有了显著提升,乐器间不再会显得凌乱拥挤,不做对比的话W1000Z的大编制完全可以安心欣赏。

虽然W1000Z的三频非常平衡,但是高频依然是这个耳机最“亮”的部分。老铁这次在高频上的“度”掌握的相当精妙,亮度上相比换罩后的钛碗几乎没有损失,乐器的高频泛音依然表现的非常充分,电音依然激爽,但是绝大部分的ACG录音都不会刺耳!!仔细对比过之后能感觉钛碗的高频能量释放得更充分,细节也更加丰富一些,而W1000Z的高频做了少许的柔化并且在唇齿音和吸气音上做了一定的修饰。在乐器合奏中,A2000X的提琴、竖琴乃至三角铁都有着强烈的存在感,整个高频带有明显的金属光泽;而W1000Z一样会比较突出弦乐的表现,但是整体会更柔和更厚实一些,没有那么强烈的金石之感,而三角铁的声音会明显比A2000X弱,可以听出高频上端的延伸并没有钛碗这么“极端”。

对于大部分ACG党最关心的女声部分,这只耳机依然延续了新铁声女声渲染点到为止的做法。人声距离与钛碗和K702 65TH差不多远,都是不远不近保持在一个相当合适的位置,而风格依旧是钛碗下女声清新亮丽略带年轻化的风格,并且整体声音还是偏薄的,所以W1000Z依然听不了需要厚度的女声。不过对比一下还是能听出钛碗的女声偏甜,而W1000Z的女声会更软。听大部分的软妹音W1000Z都有相当出色的表现,并且对唱功和录音质量的容忍度以及对女声的通吃性上要比A2000X做得更好;而钛碗充足的中高频能量和声音中的金属感使其在空灵女声以及电音女声(比如KOTOKO,CLARIS)上的表现上依旧是压倒性的,顺带着这两个耳机在LOLI音上的表现都是激萌(推荐圣音女王的歌,有惊喜)。不过毕竟是中性微染不贴耳的女声,追求女毒的同学就不要抱有过高的期望了。

最后说下W1000Z的“特色”。虽然在ACG女声部分相当通吃,并且低频部分有足够的烘托感,但这个耳机整体的氛围感并不出色,并且因为是突出细节的声音风格,整体来说人声表现并不算突出,对一般的POP只能说是好听却并不出彩。但是对于时下比较流行的偶像团体类的歌曲来说,W1000Z的表现却让人眼前一亮。适中的声音距离以及规整的大声场营造出一种宽广的空间感,突出的细节呈现使得整个舞台流光溢彩,而女声的合唱则聚焦于配乐之前,鲜活而不突兀。偶像大师、LOVE LIVE、WAKE UP GIRLS,像这种年轻偶像声优聚集而成的团体合唱,W1000Z都能呈现出一种身临LIVE现场的临场感;而且不止这些,规模再小一些的比如KALAFINA这种偏美声女团,各种声优合唱的动画主题曲,W1000Z在演绎时都会多多少少带些这种“舞台感”,让声音充满感染力的同时保持适度的距离和空间感,这点是相似声音风格的A2000X所不具备的,同样也是其他流行人声向调音的耳机所不具备的。

总体来说这一次老铁对新木碗的调音相当出色,引用C大的一句话——“在理性和感性之间达到了一个精妙的平衡”。虽然杂食,但W1000Z也有不怎么适应的曲风,比如相当激烈的金属及摇滚(比如东京食尸鬼一期OP)——这需要TH900那样两头翘的调音和更加张扬的风格;再比如录音质量过差的——咳咳,这个略过;以及KOKIA的歌曲——不好意思这个是钛碗的专利,在这一点上静电之下暂时还没有任何耳机可以代替它的位置。除此之外作为一个ACG杂食党,圣痕基本认为W1000Z在表现80%的ACG作品上都能有良好以上的表现。W1000Z的调音风格意味着它并不十分挑前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随身直推就能推好它,在这种情况下ESW9LTD以及MSR7这种随身耳机是更好的选择。但是如果有相对成熟的台机系统,W1000Z还是一个相当不错的ACG杂食耳机的选项之一。

番外:因为有A2000X的耳罩调音法在前,圣痕手贱一下,给W1000Z换上了L3000耳罩。两个耳罩的外观对比见下图,可以看出W1000Z的耳罩比L3000的厚很多。然后果不其然声音大幅拉近,然后除此之外的感受就是——这低频,爽!这人声,赞!这乐器细节,糊!变化幅度之大让人惊讶,看来这个厚实的耳罩对于W1000Z的调音作用不容小视。总之换罩之后的声音非常抓耳朵但是不能多听,圣痕还是觉得原来耳罩下的声音比较好一点,这点与A2000X还是有点区别的。

番外之二:在拆W1000Z耳罩的时候我发现固定木碗的螺丝位置和A2000X如出一辙。于是是不是可以把W1000Z的柚木碗拆下来装到A2000X的单元上呢?圣痕觉得这个可以有欸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