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深入探讨一下腾讯的“财富密码”以及它惊人的盈利能力。
"日均净赚5.58亿背后的商业帝国"
这个数字(通常基于过去某个报告期的数据,例如2022年或2023年的全年数据推算日均值)确实令人惊叹。它不仅仅是数字,背后是一个庞大、复杂且高度成功的商业体系。要理解腾讯“有多能赚钱”,我们需要拆解它的商业模式和核心业务:
"一、 腾讯的核心商业模式:连接、服务与生态"
腾讯的商业模式可以概括为几个关键点:
1. "连接 (Connectivity):" 这是腾讯的基石。通过社交平台(微信、QQ)和游戏,腾讯连接了数十亿用户。这种庞大的用户基础是其所有业务成功的起点。
2. "数字内容与服务 (Digital Content & Services):" 在连接的基础上,腾讯提供丰富的数字内容和服务,满足用户在社交、娱乐、信息、生活等方面的需求。
3. "平台与生态系统 (Platform & Ecosystem):" 腾讯不仅仅是提供产品,更是在构建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它通过开放平台(如小程序、游戏联运、广告),让第三方开发者和服务提供商在其平台上繁荣,共同吸引用户并创造价值。
"二、 赚钱的主要支柱业务:"
腾讯的收入来源多元化,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领域:
1. "增值服务 (Value-Added Services - VAS):"
相关内容:
腾讯为什么能成为中国最赚钱的民企?其秘密就隐藏在那看似免费的微信和QQ之中。
《财富》杂志公布的2023年中国最赚钱上市公司排行榜中,清一色的大型国有企业排列整齐,唯有腾讯一家民营企业跻身其中。
同时腾讯也是国内员工收入最高的公司之一,2023年人均年薪达到102万元。

当然这一数字因部分高管收入较高而被平均拉升,但普通鹅厂员工年薪达到数十万元依然司空见惯。
能够发放如此高额薪酬,根本原因在于公司强大的盈利能力。
2023年腾讯在业务调控后实现营收6090亿元,而到了2024年,其真实实力如洪水般汹涌而出,再也无法掩盖。
根据最新财报,腾讯仅在一季度就实现盈利约503亿元,平均每日净赚5.58亿元,这一数字是茅台日均利润的两倍以上。
那么这些巨额收入中有多少流入创始人马化腾的个人账户?

目前腾讯市值超过三万亿元,而马化腾个人资产约为两千多亿元,因其持股比例仅为8.49%。
回顾历史李嘉诚之子李泽楷在2000年仅投资110万美元,便获得腾讯20%的股权。四年后他选择套现退出,获利十余倍。
表面看这是一笔极为成功的投资,但若放在巴菲特或芒格身上,他们可能会因过早退出而懊悔不已。
若李泽楷能将这笔持股保留至今,世界首富之位或许就不会属于马斯克。

然而不能简单归咎于李公子眼光不佳,因为当时的腾讯还是一家生存艰难的小公司,最困难时连服务器费用都无力支付,马化腾不得不四处寻求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那时QQ已积累1亿用户,只是尚未找到有效的变现途径。如今人们都已明白,用户和流量本身即意味着财富。
腾讯成立于1998年,从OICQ起步,发展至今已成为几乎每个中国人日常必备的微信的母公司。

其构建的社交、购物、支付等多元场景,形成了庞大的生态体系,堪称智能手机时代的基础设施,如水与电般不可或缺。
因此尽管微信和QQ本身免费,腾讯却通过它们牢牢掌控流量入口,并带动其他业务蓬勃发展。
最为人熟知的当属游戏业务,目前手机端最热门的《王者荣耀》《和平精英》《英雄联盟》等均出自腾讯之手。
在全球游戏行业收入排名中,腾讯高居榜首,超越索尼和微软。
除自主研发外,腾讯还收购了拳头游戏、Supercell等欧美行业巨头。

然而腾讯的业务版图远不止于此,游戏收入在其总营收中占比不到30%,其余70%中有一小部分来自娱乐板块。
即通过占用用户时间的流量生意,包括腾讯视频、腾讯音乐、微信视频号、阅文集团以及影视剧制作业务。
如《庆余年》《漫长的季节》《三体》等热门作品均为腾讯出品。
鹅厂通过向用户销售会员服务、向品牌出售广告位,每年轻松实现千亿级收入。
但收入占比最大的并非以上业务,而是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这三者合计贡献了可观的比例。

微信支付、理财信贷、金融销售等业务与支付宝势均力敌,而面向企业端的腾讯云等服务也表现强劲,此外微信为其他企业导流也能带来可观的佣金收入。
即便将上述业务收入相加,仍只是腾讯财富版图中的一小部分,其投资帝国所蕴含的万亿级价值才是真正难以估量的财富。
打开微信支付的服务页面,便可窥见腾讯投资布局的缩影。
滴滴、美团、拼多多、京东、同城旅行等互联网巨头背后,腾讯均扮演重要股东角色。
它不仅以资金支持这些企业,还通过自身流量资源为其赋能。

回望1998年,马化腾恐怕自己也未曾预料到企业会取得今日之成就。
当时他曾试图以100万元出售QQ,但因买家只愿出价60万元而未果,只得坚持运营,直至成就今日之辉煌。
归根结底,腾讯之所以能实现高速增长和强劲盈利,在于其有意或无意间选择了一种“先苦后甜”的商业模式。
尽管前期竞争激烈,但一旦建立起行业壁垒,服务1亿用户与服务1万用户的边际成本几乎相同,且无需额外库存或厂房投入。
这正是经济学中所指的边际成本趋近于零的效应。

如今腾讯生态作为中国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已渗透至生活的方方面面,构筑起难以撼动的护城河,也成为许多欧美企业梦寐以求却难以复制的财富密码。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