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起案件涉及的是玩蟹科技(作为掌趣科技旗下公司)因系统漏洞导致玩家“白嫖”游戏商品,公司及相关人员从中获利190万元人民币,最终被判刑五年。
以下是案件的关键信息点:
1. "事件性质":玩蟹科技利用其游戏中的充值漏洞,允许玩家在不实际支付的情况下获得虚拟货币或游戏道具。玩家利用这一漏洞获取游戏内物品,然后通过游戏内的交易系统(如拍卖行)将这些物品出售,换取实际货币,从而“白嫖”赚钱。
2. "获利金额":据调查,通过这个漏洞,相关玩家累计获利高达190万元人民币。这表明漏洞的影响范围和潜在的经济损失是相当可观的。
3. "责任主体":玩蟹科技作为游戏运营方,未能及时修复这一漏洞,甚至可能对此知情或默许,从而构成了犯罪。公司本身以及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4. "判决结果":法院最终判处玩蟹科技相关责任人(通常包括公司负责人和直接技术人员等)有期徒刑五年。这体现了司法机关对利用系统漏洞非法获利行为的打击力度。
5. "法律依据":此类行为通常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相关罪名,例如"非法经营罪"(如果情节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或"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如果
相关内容:
金融界2月9日消息 数字时代,互联网信息犯罪日益高发,近期,一起利用系统漏洞牟利的案件引发关注。
根据北京法院的刑事判决书,北京玩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蟹玩科技”)成为了受害者。天眼查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10月,由北京掌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持股。据了解,蟹玩科技主营移动互联网游戏产品的开发与运营,旗下手游产品涉猎历史、武侠、魔幻等题材,涵盖策略、社交、卡牌、动作等类型。
根据指控,2018年至2019年期间,被告人刘某在苏州昆山市,利用蟹玩科技经营的游戏软件的充值漏洞,非法获取大量游戏商品出售牟利。据悉,其非法获利金额达190余万元。
经审理查明,2018年至2019年间,被告人刘某在玩游戏的时候发现,其在第一笔充值订单成功支付后,下个月还可以通过这笔订单继续为游戏账号充值,但无需付款。于是,刘某便利用这一充值漏洞,将已经使用过的正常的苹果订单号(苹果收据)进行重复使用,对多个游戏账号进行充值,其中部分游戏账号系被告人刘某自己使用。
经玩蟹公司统计,异常订单共计1.1万余条,异常充值金额共计270余万元。对其中的部分充值订单与被告人刘某的微信、支付宝交易记录进行比对,其中,规律性的收款金额共计130余万元。
被告人刘某不仅为自己充值,还为别人的游戏账号代充牟利。相关证据表明,被告人刘某在社交群发广告代充游戏币,玩家找其代充之后,先用两部手机在一个叫“591平台”的软件上下载插件,每个手机安装一个591平台插件,一个手机插件负责入库,一个则负责出库。之前正常充值的订单会通过入库的插件上传到平台数据库里,等刘某为别人代充的时候,其就在591平台网站先把上个月正常充值的订单恢复,然后再在游戏上登录玩家的游戏账号点击充值。这时候负责出库的插件会显示一个弹窗,问是否能充值,点击是即可。这一操作下来就可以不用付款,直接从平台上给账号充值。
简单来说,被告人刘某利用技术手段将游戏系统里的作废数据变成正常的、可继续使用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被告人刘某犯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罚金三十万元。此外,法院将继续向被告人刘某追缴违法所得。
本文源自金融界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