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内容没有成长,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感到沮丧和焦虑的情况。不过别担心,这很常见,而且有很多方法可以应对和改善。以下是一些建议,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参考:
"1. 深入分析现状:"
"“没有成长”具体指什么?"
是缺乏新的技能学习机会?
是任务重复性过高,没有挑战性?
是职责范围固定,无法接触核心业务或不同领域?
是晋升空间有限,看不到明确的职业路径?
是缺乏有挑战性的项目或任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公司业务本身进入稳定期?
你的工作已经饱和,但公司没有新的增长点?
直接上级没有给你分配更有挑战性的工作?
公司内部缺乏轮岗或培训机制?
你的能力或表现没有达到被赋予更大职责的标准?
"2. 主动寻求改变(内部挖掘):"
"向上沟通:"
"主动与你的直接上级沟通:"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清晰、具体地表达你对现状的感受(强调是渴望成长,而非抱怨),并询问是否有机会承担更有挑战性的项目、学习新技能、负责新领域,或者参与跨部门合作。提出具体的建议,例如:“我注意到XX项目需要XX技能,我对这方面很感兴趣,
相关内容:
困住我们的,从来不是工作,而是我们看待工作的思维方式。如果想要成长,就要从单一的任务思维变成多维度的决策支持思维。
什么叫任务思维?
让你订机票,你就只订机票;让你通知开会,你就群里发个通知,@一下所有人,再按人头准备会议材料,就觉得已经尽责了。
这就像学生时代,老师让你整理错题集,你只是机械地把错题抄上去,写上答案和计算过程,从不去分析错误原因和解题思路。
任务思维的本质是被动执行——把工作视为一项项需要打勾完成的任务,只关心“做没做”,不思考“好不好”、“为什么做”。
什么是决策支持思维?
决策支持思维则完全不同,它关注的是如何通过你的工作支持领导做出更好的决策、推动事情更好地完成。比如刚才说的通知开会,具有决策支持思维的人会怎么做?
1.人员和时间安排:
不只是群里发个通知就完事,而是一个个单独通知到位,并确认:“明天下午3点能否准时参加?”对于不能参加的人,主动询问是否能线上参与,或将情况反馈给领导,请领导定夺是否需要改期。全部确认后再群发最终通知。
2.设备准备
提前测试会议室的投影仪、电脑等设备,检查桌椅、笔纸是否充足,激光笔和录音笔是否电量充足,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
3.会议主题
主动向领导确认会议的性质、议题和议程,提前将相关资料同步给参会者,让大家判断是否需要提前准备,还是仅仅进行头脑风暴。
4.会后支持
认真做好会议记录和会议纪要——注意,记录是原话,纪要是总结,两者完全不同。把会议纪要发给领导确认后再发送给每位参会者。
这里要注意的是:跟领导确认这一步至关重要。因为可能一些事情领导会上不好明说,会后就需要这个纪要写上去。
这样也有可能造成发送给参会者后,如果有人提出异议,你就要替领导背锅——简单来说就是去争去吵,等领导出面当和事佬,一顿和稀泥,最后按照他想要的落实下去。

订机票也是一个道理
1.人员和时间安排
对方的对接人员、随行人员有谁?对方主要领导和我方领导的关系?如果没有直接的关系,那是否有交集?比如是同乡?同校?——主要是寻找公共话题去破冰,不让场面尴尬(整理成文件)。
什么时候有饭局的安排?哪些行程是可以总经理不露面,仅仅你和副经理参加就行。这个时间总经理是在酒店休息还是安排远程会议?
2.地区和地点概况
当地市县区的行政基本情况,面积,人口,主要产业和经济状况等,重大的历史事件,近期热点事件,著名经典,公众人物简介等——帮助寻找公共话题去破冰(整理成文件)。
所住的酒店环境和周边配套有什么?可以去散步的公园,去休闲的场所等(整理成文件)。
3.商务和市场情况
对方企业的简要介绍;本次业务的相关案例;竞争对手在这个领域和业务的情况(整理成文件)。
本次去谈的业务,我们公司或者其他地方掌握的一些资料情况(整理成文件)。
4.物品准备:
充电宝,手机线,雨伞,名片,笔记本电脑等常规的物品,还有根据领导个人的情况,准备一些常用药物,比如晕车贴,肠胃药等。
是否有现场走动调研,有的话需要准备防晒,舒服的运动鞋和衣物等。
还有随手礼,也要跟领导确认规格。
......准备了这么多,你还觉得这是一个低级的工作吗?

我也知道,很多朋友还身处“月薪3000,给领导订机票但是不给报销怎么办”的困境中,但是这不是你的课题,是公司的课题。
你的课题是如何想办法离开这样的公司,去流程规范的大公司和好企业工作。
所以,下次让你订机票、通知开会的时候,多做一步,把“低价值”的工作做成展示你“高价值”的窗口。
职场中,真正限制你发展的,从来不是起点高低、工作琐碎,而是你固化的任务思维。
当你开始用决策支持思维看待每一项任务时,即使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成为你进阶的台阶。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