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era驱动系列文章|深入解析2,MIPI与CSI基础原理与应用

我们来撰写《Camera 驱动系列文章》的第二篇:"MIPI、CSI基础"。
---
## Camera 驱动系列文章 | 2. MIPI、CSI基础
"引言"
在前一篇(假设存在的)文章中,我们可能概述了相机驱动程序在嵌入式系统或移动设备中的重要性。相机模块是现代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件,用于拍照、录像、人机交互等。相机驱动程序负责与相机硬件进行通信,解析硬件产生的数据,并将其转换为上层应用(如相机应用)可以使用的图像流。在众多相机接口标准中,MIPI CSI(Serial Interface)已成为移动设备和高性能相机的首选。本文将深入探讨 MIPI 和 CSI 的基础概念、协议结构、特点及其在相机驱动中的关键作用。
---
### 1. MIPI 简介
"1.1 什么是 MIPI?"
MIPI(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是由移动行业处理器接口联盟(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 Alliance,现已更名为 MIPI Alliance)制定的一系列开放标准的接口规范。其核心目标是减少移动设备中使用的电缆数量、功耗和成本,同时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灵活性。
MIPI Alliance 涵盖了多个领域的接口标准,包括:
"D-PHY:" 用于短距离、高速串行数据传输(如 USB Type-C、DisplayPort、MIPI DSI 等)。 "C-PHY:" 用于

相关内容:

MIPI与CSI背后的摄像头芯片战争,手机镜头里的数据风暴,隐藏在传感器深处的技术变革

最近研究手机摄像头怎么工作的,才发现里面藏着好多门道。从镜头捕捉光线到手机显示照片,这中间有无数看不见的信号在跑。工程师说现在基本都用MIPI和CSI协议,这两套东西搞不定摄像头连个像素都传不出来。

MIPI是专门给移动设备定的标准,最早那几家大公司搞出来的。像TI、ST这些名字听起来高大上的企业,其实都是做芯片的。他们定了个规矩,让传感器和手机芯片之间能高效沟通。CSI则是MIPI下面专门给摄像头用的,走数据用的。为啥现在手机摄像头能越来越高清?靠的就是CSI-2这种协议支撑。

具体怎么运作的?简单说就是分好几层干不同的活。最底层物理层靠D-PHY或者C-PHY传输数据,就像两条不同的高速路,一条老路跑得慢但稳,新路速度快但需要特殊技术。D-PHY比较常见,好多国产芯片用这个。数据出来后得打包,加头加尾,再分到多个通道里,防止堵车。

传感器拍到的画面刚开始是乱乱的原始数据,得经过ISP处理才像样。ISP像个多功能美工,能把歪扭的像素校正,颜色调整,噪点擦掉。瑞芯微的芯片就用ISP2.1版本,处理流程分好几步,先收原始数据,再转RGB,最后变成人看的YUV格式。中间有个叫IOMMU的模块,专门把分散的数据装进连续的空间里,让处理更顺手。

实际应用里,摄像头模组接到手机板子上,通过MIPI接口连到处理器。数据先到VIP模块暂存,再输到ISP处理,最后才能出图。比如OV13850这种传感器,拍完照后数据先放大规模,调整电压增益,再转数字信号,再经过压缩打包发出去。整个过程快的话零点几秒就能完成。

开发人员调试最头疼的可能是异步设备注册,有时候传感器和控制器沟通不畅,画面直接黑屏。还有就是走线布局,pcb板上线路稍微走歪了,信号就出故障。有工程师说之前遇到电磁干扰问题,开个WiFi摄像头画面就开始雪花,最后不得不重新设计屏蔽层。

新技术都在往高速低功耗方向冲,C-PHY比D-PHY更快,但要用更多特殊设计。以后传感器分辨率肯定越来越高,现在一亿像素的手机已经出现了,后面数据量还得翻番。但传输通道要拓宽,耗电得控制住,这对协议和硬件都是新考验。

这些看不见的变化,说不定下次拍照时就能感觉出来了。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