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到的这个观察很有意思,确实能看到一些共性的现象,但也有一些需要辨析的地方。
"中国和印度在“手机贴膜”现象上的一些共性:"
1. "高普及率:" 在这两个国家,手机贴膜确实非常普遍,无论是安卓还是苹果用户,很多都会选择贴膜来保护手机屏幕。
2. "注重保护:" 这背后普遍存在对手机屏幕的担忧。无论是日常使用中的刮擦、摔落,还是特定环境下的潜在损害(比如印度部分地区阳光强烈),人们都倾向于用贴膜来提供一层物理保护。
3. "价格敏感与选择多样:" 两国市场都提供了极其丰富且价格各异的贴膜选择,从几块钱的普通贴膜到上百块的专用钢化膜,满足了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这反映了大众市场对“保护”这一核心功能的普遍需求,同时也体现了价格敏感性。
"为什么说“并没贴的必要”?以及两国可能存在的差异和深入思考:"
1. "“必要性”的主观性:"
"对于追求极致屏幕素质和耐用性的用户:" 高质量的全屏保护膜(如钢化玻璃膜)确实能提供很好的保护,并且可能改善触控手感或减少眩光。从这个角度看,它不是完全“没必要”。
"对于轻度使用、注重屏幕原汁原味、或对手机贴膜
相关内容:
小编想起了一个老笑话:苹果乔帮主花费了上亿美元的研究经费,穷尽一切想尽办法来让手机的厚度减少几毫米,然而中国和印度的手机用户同样穷尽一切想尽办法来给手机贴膜上套。言归正传,手机贴膜真的有必要吗?
首先,手机贴膜这个习惯是从以前功能机时代流传下来的习俗,因为当时的功能机,比如诺基亚、moto、黑莓之类的手机用的都是塑料屏幕,莫式硬度系数的确要比钢化膜要低,功能机贴上钢化膜会降低屏幕摔碎的风险。
而现在的智能手机屏幕采用的都是类玻璃材质的防摔防划屏幕,硬度已经远远高于功能机时代的塑料屏幕了。从抗摔性来说,其实屏幕碎不碎,真的是看运气的事,钢化膜号称防摔,也就是减少碎屏概率而已。而且不管是不是钢化膜,只要是玻璃材质的贴膜,一般莫式硬度系数都在5-6之间,而我们现在手机用的玻璃屏幕硬度已经在7以及以上。如果只是普通的塑料贴膜的话,莫式硬度系数只有2-3之间,就算做了硬化处理,也只能达到4左右,这样的贴膜就相当于汽车玻璃贴膜而已。唯一的效果就是让你屏幕透光率更低,显示效果更差,满满的负能量~~
最后说一句,如果智能手机真的都需要贴钢化膜来防摔防划的话,那手机厂商都要自己来推出这样的服务来挣钱了,为什么还要把钱让给第三方制造商呢?所以,手机贴膜真的是多此一举。
【原标题:现在的手机真的有必要贴膜吗?】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