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详细说说野外钓鱼时鱼竿支架的正确用法,以及它在中鱼瞬间能发挥的关键作用。
鱼竿支架(或称竿架、鱼竿支架)是野钓中非常有用的装备,尤其是在需要双手操作(如使用串钩、抛竿跑线、观察地形)或者鱼竿较长时。它的正确使用不仅能解放双手,更能确保中鱼后的瞬间反应迅速,大大提高中鱼率。
"一、 鱼竿支架的正确设置方法"
1. "选择稳固的支点:"
"理想位置:" 通常选择在鱼竿正前方或稍微侧前方约45度角的位置。这个位置最有利于在鱼讯来临时,快速将鱼竿拉起,形成有效的“扬竿刺鱼”角度。
"地面要求:" 寻找相对坚硬、平整的地面,如石头、水泥地、压实的土地。避免松软的沙地或泥地,以免支架打滑或陷入。
"避开障碍:" 确保支架下方和周围没有突出的石块、树根等,以免鱼竿被挂住或绊倒。
2. "调整支架角度:"
"与鱼竿的夹角:" 支架的夹杆需要与鱼竿形成一个合适的角度。这个角度并非固定不变,需要根据竿长、线组灵敏度以及个人习惯来
相关内容:
野钓时,很多钓友把鱼竿支架当成“放竿的架子”,随便往地上一插就不管了,结果中大鱼时要么支架被拉倒,要么竿子被拖进水,甚至人被带得往前扑,眼睁睁看着大物跑掉。其实鱼竿支架是野钓的“隐形助手”,不仅能解放双手,更关键的是中鱼瞬间能卸力、控竿,帮你牢牢抓住大个体鱼。今天就把支架的正确用法讲透,从支架选择到不同场景的使用技巧,再到中鱼时的配合方法,新手学会了,中大鱼再也不慌。
先搞懂鱼竿支架的核心作用,别再把它当“摆设”。除了放竿解放双手,支架的关键作用有三个:一是“卸力缓冲”,中大鱼时支架能分担鱼竿的重量,避免手直接承受鱼的爆发力;二是“稳定控向”,支架能固定鱼竿的角度,防止鱼将竿子拖到障碍物里;三是“辅助起竿”,借助支架的支撑,起竿时能更省力、更精准。很多人跑大鱼,就是因为支架没放对,失去了这三个关键作用。
第一步:选对支架,不同野钓场景需要不同的支架,选错了再怎么用都白费。支架主要分“手竿支架”和“抛竿支架”,这里重点讲手竿支架,也是野钓最常用的。
按材质分,支架有铝合金、碳素两种,铝合金支架价格便宜、结实耐造,适合在岩石、硬土等复杂地形使用,但重量稍大;碳素支架轻便、弹性好,适合长时间野钓,减轻携带负担,但价格稍高,而且怕磕碰。新手优先选铝合金支架,性价比高,不容易用坏。
按功能分,支架有“固定长度”和“伸缩长度”,固定长度的支架适合平岸钓鱼,长度60-80厘米就行;伸缩长度的支架(可从60厘米调到120厘米)更实用,陡坎、深水区都能用,能根据钓位高度调整长度,建议优先选这种。
支架的“羊角头”也很关键,要选带防滑胶套的,能牢牢固定鱼竿,避免鱼竿滑动;最好是可旋转的羊角头,能调整鱼竿的角度,适配不同的钓位。另外,支架的“地插”要选粗一点、尖一点的,插入硬土或碎石地时更牢固,不容易被拉倒。
第二步:不同场景的正确放置方法,这是支架发挥作用的核心,平岸、陡坎、流水区的放法完全不同。
平岸钓鱼(最常见场景):这是最基础的放法,核心是“角度合适、固定牢固”。首先将支架地插垂直插入地面,插入深度至少15厘米,硬土插不进去就用石头砸一下,确保支架不会晃动。然后调整支架的高度,让鱼竿放在支架上时,竿尖刚好微微下垂,指向钓点,鱼竿与地面的角度保持在45-60度之间——这个角度既能让浮漂清晰可见,又能在中鱼时借助支架的支撑卸力。羊角头要对准鱼竿的“握把与竿身的连接处”,别放在竿尖附近,否则容易折断竿尖。
陡坎地形钓鱼:陡坎处近岸浅、离岸深,支架放不好鱼竿容易滑下去,放法核心是“向前倾斜、低角度”。地插不能垂直插入,要向钓点方向倾斜30度插入,这样支架能牢牢“扒住”地面,防止被鱼竿的重量带倒。支架高度要调低,让鱼竿与地面的角度保持在30-45度,竿尖尽量贴近水面,这样饵料能精准投到陡坎下方的鱼窝,中鱼时支架能直接将鱼竿的拉力传导到地面,避免竿子下滑。如果陡坎边缘是岩石,地插插不进去,就用重物(比如石头、钓箱)将支架底座压住,确保固定牢固。
流水区钓鱼:流水会带动鱼竿晃动,支架放法核心是“顺水流、高角度”。地插垂直插入地面,支架高度调高,让鱼竿与地面的角度保持在60-70度,竿尖向上翘,这样能减少水流对鱼竿的冲击,避免浮漂被水流带得晃动。鱼竿要顺水流方向放置,别横在水流上,否则水流会推动鱼竿,导致支架受力过大而倾倒。另外,流水区中鱼后鱼力气大,支架的羊角头要锁紧,防止鱼竿滑动。
夜钓或长时间钓鱼:这种场景需要解放双手,支架放法核心是“稳定舒适”。可以将支架与钓椅、钓箱配合使用,把支架固定在钓椅的支架座上,调整高度和角度,让自己坐着就能看清浮漂,不用弯腰或低头。如果没有钓椅,就将支架放在身体正前方,与手臂平行,这样起竿时能快速发力,减少反应时间。
第三步:中鱼瞬间的支架配合技巧,这是避免跑鱼的关键,不同大小的鱼配合方法不同。
中小体型鱼(1斤以下):这种鱼力气小,中鱼信号多是顿口或小顶漂。看到信号后,不用先拿开支架,直接双手握住鱼竿握把,向上扬竿,借助支架的支撑力,轻松将鱼提出水面,然后顺势将鱼拉到岸边抄鱼。这个过程中支架能分担鱼竿的重量,让起竿更省力,避免手滑。
中体型鱼(1-5斤):这种鱼有一定爆发力,中鱼后会先冲刺。看到黑漂或大顿口后,立即双手握竿,向上扬竿刺鱼,刺中后不要急于将鱼竿从支架上拿下来,而是让鱼竿继续靠在支架上,利用支架的角度和地面的支撑,缓冲鱼的第一波冲刺力。等鱼的冲刺力度减弱后,再将鱼竿从支架上取下,慢慢遛鱼。如果鱼向左右游走,可借助支架的旋转羊角头,调整鱼竿方向,避免线组缠绕。
大个体鱼(5斤以上):这种鱼的爆发力极强,中鱼瞬间的处理直接决定是否跑鱼。看到信号后,先快速扬竿刺鱼,确保鱼钩刺透鱼嘴,然后立即将鱼竿压向支架,让支架的羊角头牢牢卡住鱼竿,此时鱼竿会形成一个“杠杆”,支架底部和地插是支点,能最大程度卸力。鱼冲刺时,不要硬拉,而是随着鱼的方向,轻轻调整支架的角度,让鱼竿始终保持弯曲状态,借助竿子的腰力和支架的支撑,消耗鱼的体力。等鱼力气耗尽,不再剧烈挣扎时,再将鱼竿从支架上取下,慢慢将鱼抄上岸。
中鱼时的常见错误要避开:一是中鱼后慌乱中碰倒支架,导致鱼竿失去支撑,被鱼拖走;二是起竿时用力过猛,将鱼竿从支架上弹开,容易造成脱钩或断线;三是大个体鱼冲刺时,强行将鱼竿从支架上取下,失去卸力支撑,导致手无法握住鱼竿。
另外,支架的日常使用和保养也不能忽视。每次野钓后,要将支架上的泥土、水擦干,避免生锈;地插部分如果有磨损,可用砂纸打磨光滑,方便下次插入;碳素支架要避免磕碰,防止出现裂纹。
总结一下,鱼竿支架不是“摆设”,而是野钓的“卸力神器”和“控竿助手”。选对支架是基础,不同场景放对角度和高度是核心,中鱼时合理配合是关键。新手别再随便插支架了,按照平岸45度、陡坎低角度、流水高角度的方法来放,中大鱼时借助支架的支撑卸力,你会发现,以前跑掉的那些大物,其实只是因为支架没放对。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