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同走进《宗师列传·大宋词人传》,见证“亘古男儿”陆游的赤子之心。
"宗师列传·大宋词人传:陆游篇"
"引言:"
在中国文学史上,南宋词人陆游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豪放雄浑的风格、深沉炽热的爱国情怀,照亮了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他不仅是“中兴四大诗人”之一,更是被誉为“亘古男儿”的文学巨匠。他的词作,既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壮志凌云,也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激昂慷慨,更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达人生。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见证陆游的“亘古男儿”赤子心。
"一、少年壮志,胸怀天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亲身经历了金兵入侵、国家分裂的苦难。少年时代的陆游,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远大的抱负。他“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立志投笔从戎,抗击金兵,收复失地。他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一
相关内容:
他既有“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豪情,也有“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的闲趣;他以抗金复国为志,临终绝笔《示儿》字字泣血,倾其一生唱响“南宋爱国最强音”。他是陆游,一位将家国命运熔铸于个人生命的“亘古男儿”。11月22日20:00档,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宗师列传·大宋词人传》将播出陆游篇,主持人撒贝宁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杨雨组成探访团,共同走近这位一生守望“九州同”的爱国诗人。

将“位卑未敢忘忧国”铸入生命
陆游的爱国情结,早在其童年时代便已深植。靖康之变后,中原陷落,幼年陆游随家人辗转逃难,历经流离之苦。本期节目,探访团将“穿越”陆游少年时期居住的东阳(今属浙江)山区,见证他在读书习武的成长环境中,逐渐萌发抗金报国的志向。
“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结,伴随陆游走过跌宕起伏的一生。青年陆游意气风发,却因“喜论恢复”触怒权臣秦桧,仕途不顺。然而,这并未磨灭他的报国之志。中年时期,他亲临南郑前线,在“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豪情中,将军事才华付诸实践。即便至暮年闲居山阴,他依然不灭报国之志,“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临终之际,陆游留下诗篇《示儿》,这是他生命的绝唱。其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凝结了他“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毕生期盼,成为穿越时空的爱国强音。

《宗师列传·大宋词人传》由演员张耀、周一围共同塑造陆游形象,生动呈现这位“亘古男儿”的人生轨迹。其中,张耀饰演青年陆游,展现其初入仕途的锐气与执着;周一围则从中年演到老年,以精湛演技刻画陆游从军旅豪情到暮年坚韧的跌宕过程。

于生活细微处见“放翁”真性情
自号“放翁”的陆游并非只有“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豪情一面,“热血”“硬汉”等标签之下还藏着一个鲜活、温暖的灵魂。虽一生壮志未酬,但陆游始终保有对生活的热爱,其情感世界格外丰沛真挚。他与唐氏相知相爱,却无奈被迫分开,留下《钗头凤》(红酥手)里“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的千古悲音。他为人慷慨豪迈,广交好友,与范成大等不仅是知交,更曾在仕途上共事,结下深厚的诗友之谊。历史上的陆游还对猫情有独钟,一生为猫写下十余首诗。节目中,探访团将造访陆游晚年居所,见识他与爱猫为伴的温馨场景。这些生活细节,共同塑造出一个立体、饱满、可亲可感的陆游。

从“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自喻,到“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悲愤与敬仰,再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期盼,陆游用一生诠释了何为“亘古男儿”。他的爱国情怀是融于血液、刻入骨髓的生命实践。

11月22日20:00档,锁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宗师列传·大宋词人传》,跨越九百年时光,读懂陆游的执着与深情,感受那份中国人血脉中流淌的家国情怀。央视频App同步播出。
责任编辑:陈婧湜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