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新花招揭秘!警惕免费试吃卡背后的陷阱→

您说得对,诈骗手段确实不断翻新,利用免费或看似优惠的活动来吸引受害者,是常见的诈骗套路之一。针对“免费试吃卡”这类活动,我们需要提高警惕。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法以及如何防范:
"常见的诈骗手法:"
1. "信息收集:" 扣押你的身份证信息、手机号、银行卡号等个人敏感信息,用于后续身份盗用或其他非法活动。 2. "高额预付:" 要求你支付高额的“激活费”、“押金”、“邮费”、“样品费”等,承诺收到卡后返还或获得更多礼品,但一旦支付就消失。 3. "诱导消费:" 试吃卡本身价值不高,但后续会诱导你购买高价值的商品或服务,或者进行需要密码验证的操作(如小额支付后要求修改密码并输入更多信息),从而窃取资金。 4. "设置陷阱:" 试吃的产品可能是劣质、过期甚至有害的,或者需要你提供详细的地址、联系方式,方便骗子后续上门推销或其他骚扰。 5. "虚假宣传:" 承诺的“免费”或“超值”内容往往与实际情况不符,试吃名额有限,或者产品体验极差。 6. "链接/二维码陷阱:" 扫描提供的二维码或点击链接,可能下载恶意软件、导向钓鱼网站,窃取账号密码或银行信息。 7.

相关内容:

近期,不少市民反映

家门口被莫名塞了

超市、网上商城的购物卡、试吃卡

这些卡片制作精美

仿真度极高

乍一看与正规商家的促销活动毫无二致

但实际却是诈骗分子精心布设的陷阱

视频加载中...

‍‍‍‌‍‍‌

免费福利实为陷阱

这种试吃卡千万别扫

在河南郑州,民警展示了诈骗分子仿冒某知名超市发放的试用卡套装,上面写着:我们特别推出“品质生活体验活动”,为您提供连续7天的免费试吃试用服务,涵盖鸡蛋、牛奶、大米、水果、食用油及多种日用品,并由专人免费配送到家,全程零费用、零门槛。

试用卡上,还有一个获取试用品的二维码,民警扫码后,手机页面立即弹出仿冒的超市客服对话框。

民警介绍,此类诈骗,所谓“客服”会称这是新老客户参与试吃试用的活动,索要市民的姓名、手机号、收货地址等个人信息,随后进一步诱导下载陌生App或拉入“福利群”。

诈骗分子会先以小额红包、廉价小礼品等为诱饵获取市民的信任,随即以“高额返利”为幌子,诱导市民垫付资金做任务,最终以“任务未完成”“操作失误”等借口拖延提现,再一步步要求市民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此类骗局已在全国多地发生,若收到礼品卡,可以通过官方联系方式与商店、超市核实真伪,一定不要轻易扫描卡片上的二维码来添加陌生人为好友,更不要点击未知链接或下载陌生软件。

舟山市公安局定海区分局民警余梁提醒,这种诈骗手段是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了群众的地址和信息后,进行的“广撒网”式诈骗。收到这类卡片的人群要坚持“三不”原则:不扫码、不转账、不泄露。一旦发现上当受骗,请立刻保留证据,并第一时间拨打110或全国反诈专线96110进行报警和咨询。

警惕刷单返利类诈骗

请牢记十个“凡是”

诈骗手法千变万化,但“天上不会掉馅饼”的道理始终不变。近期,还有人遇到刷单返利类诈骗,如何识别?日常生活中又该注意什么?

视频加载中...

‍‍‍‌‍‍‌

民警提醒,警惕刷单返利类诈骗,请牢记十个“凡是”:

◎凡是要求垫付资金做任务的兼职刷单,都是诈骗!

◎凡是宣称“内幕消息、专家指导、稳赚不赔、高额回报”的投资理财,都是诈骗!

◎凡是宣称“无抵押、无资质要求、低利率、放款快”的网贷广告,要求提供验证码或先交会员费、保证金、解冻费或者“包装账户”刷流水的,都是诈骗!

◎凡是自称电商、物流平台客服,主动以退款、理赔、退换为由,要求你提供银行卡和手机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凡是自称公检法工作人员,以涉嫌相关违法犯罪为由,要求你将资金打入“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凡是自称“领导”主动申请添加QQ、微信等社交账号,先嘘寒问暖关心工作,后以帮助亲属朋友为由让你转账汇款的,都是诈骗!

◎凡是以各种名义发送不明链接,让你输入银行卡号、手机验证码和各种密码的,都是诈骗!

◎凡是通过社交平台添加微信、QQ拉你入群,让你点击链接下载App进行投资、退费的,都是诈骗!

◎凡是以网络兼职或投资理财等名义,要求通过快递、网约车等方式寄送现金或黄金的,都是诈骗!

◎凡是要求你打开屏幕共享,指导你进行资金账户操作的,都是诈骗!

(来源:央视新闻)

关于作者: 网站小编

码农网专注IT技术教程资源分享平台,学习资源下载网站,58码农网包含计算机技术、网站程序源码下载、编程技术论坛、互联网资源下载等产品服务,提供原创、优质、完整内容的专业码农交流分享平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