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说法听起来很方便,但需要"特别注意":
1. "官方渠道认证方式":目前,中国官方的养老金资格认证,"主要还是通过“掌上12333”APP或“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网站进行"。微信本身"并不具备"直接办理养老金资格认证的功能。微信可能只是一个宣传渠道或者信息通知的平台。
2. "警惕诈骗风险":任何声称“微信就能办”、“5分钟搞定”的认证方式,都需要"高度警惕"。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这种说法进行诈骗,诱导老年人点击不明链接、输入个人信息(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等),导致财产损失或信息泄露。
3. "操作复杂性":虽然“掌上12333”APP的操作界面也在不断优化,力求简洁,但对于部分老年人来说,可能仍然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并非所有老人都能“自己也能操作”。
"建议:"
"核实信息来源":询问信息是从哪里听来的,是否是官方发布的通知。
"通过官方渠道操作":请老年人(或家人)通过“掌上12333”APP或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网站进行认证。这两个平台是官方认可的、最可靠的认证渠道。
"寻求家人帮助":如果老年人操作有困难,子女或家人可以协助完成认证步骤。
"保持警惕":不轻信陌生信息,不点击不明链接,不随意提供个人
相关内容:
微信就能办!养老金资格认证超简单,老人小孩一看就会
家里有退休长辈的,肯定都听过“养老金资格认证”——这事儿虽小,却关系到每个月养老金能不能按时到账,要是忘了或不会办,可真让人着急。前阵子我妈就跟我念叨,以前认证得跑社保局,排队不说,遇上天气不好还折腾。后来我发现,现在用微信在家就能办,全程不过5分钟,步骤简单到我妈自己都能操作,今天就把这份接地气的攻略分享给大家。

其实养老金资格认证一点不复杂,说白了就是证明“领养老金的人还正常生活”,避免冒领情况,每年一次就够。以前得跑线下网点,现在微信上有两种超方便的方式,不管是自己办还是帮老人代办,都能轻松搞定。
第一种是走“城市服务”通道,适合大多数地区。打开微信后,点下方的“服务”,再找到“城市服务”——记得先把顶部的城市切换到自己养老金领取的所在地,不然会找不到对应服务。进了城市服务往下滑,在“社保”板块里找“电子社保卡”,登录后点“养老保险服务”,里面就有“养老待遇资格认证”选项,点进去后按提示做人脸识别,眨眨眼、摇摇头,系统提示“认证成功”就搞定了。我第一次帮我妈办,前后才花了3分钟,比想象中简单太多。
第二种是用当地政务小程序,比如广东的“粤省事”、浙江的“浙里办”,各地名称差不多。微信上滑搜索小程序,输入当地政务小程序名称,进入后在“热门服务”里找“社保”,再选“养老资格认证”,根据自己是企业职工退休还是城乡居民养老,选对对应的类型。如果是帮老人代办,就选“为他人办理”,手动输入老人的姓名和身份证号,再让老人配合完成人脸识别就行,不用老人自己操作手机。


这里有几个实操中遇到的坑,得跟大家说清楚。人脸识别总失败的话,别着急,先找个光线亮的地方,别逆光也别让阳光直射脸;听到“请眨眼”“请张嘴”的提示后再做动作,动作慢一点,确保摄像头能捕捉到。如果提示“信息不匹配”,大概率是输入的身份证号错了,或者社保系统里的信息和身份证不一致,比如改了姓名、身份证号升位,这时候得带身份证去社保局更新信息再认证。
还有些小提醒要记牢:认证周期一般是12个月,去年5月办的,今年5月前完成就行,建议在手机日历设个每年提醒,避免忘记;认证成功后不用重复办,多次操作反而没必要;如果老人不会用智能手机,子女代办完全没问题,只要提前记好老人的身份证号;要是线上实在办不了,带着身份证、社保卡去社区居委会或乡镇社保所,工作人员会帮忙线下认证。

现在科技越来越人性化,养老金认证早就不用跑断腿了。我妈学会后,逢人就夸“现在办事真方便,在家动动手指就搞定”。不管是自己用,还是教家里长辈,按照这个步骤来,保准一次成功。还没认证的朋友赶紧试试,别等影响了养老金发放才着急,毕竟这可是长辈们的“养老钱”,按时认证才放心~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