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说得对,现在很多地方确实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进行养老认证,流程也相对简化了,确实方便了不少人。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通过微信进行养老认证的步骤,具体步骤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略有差异,建议您在操作前查看当地的具体要求:
"1. 打开微信,搜索并打开“智慧养老”小程序。"
如果您所在地区的小程序名称不是“智慧养老”,可以尝试搜索“养老认证”、“社保认证”等关键词,找到当地的相关小程序。
"2. 进行身份认证并授权。"
通常需要使用身份证进行人脸识别认证,并授权小程序获取您的相关信息。
"3. 选择认证类型并提交申请。"
在小程序中找到“养老认证”或类似的选项,选择需要认证的账户类型(例如社保卡、医保卡等),然后按照提示提交申请。
"需要注意的是:"
"提前了解当地要求:" 不同地区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所需材料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您在操作前先了解当地的具体要求,可以通过当地社保局官网、公众号或咨询电话获取信息。
"确保信息准确:" 在进行认证时,请确保您提供的信息准确无误,以免影响认证结果。
"注意隐私安全:" 在使用小程序进行认证时,请注意保护您的个人信息安全,不要随意泄露您的身份信息。
总而言之,通过微信进行养老认证确实方便快捷,但也需要您提前
相关内容:
微信上三步做完养老认证?老年人自己不会整,子女真跑不脱
早上八点多,小区门口那家早点摊边上,老李拎着热豆浆蹲在花坛边上,跟人聊天就说起这个养老认证的事。
去年他还跑街道办排队,人挤人,拿个号干坐半天,腰都坐直不了,今年社区群里丢了个消息,说微信上三步就能搞定,他一开始还觉得是骗人的广告,心里打鼓,不晓得靠不靠得住。
他家儿子在杭州打工,人不在身边,平时视频都少,别说给他整这些乱七八糟的操作。
反正他就一部老年机,只能接电话,看个时间,微信还是孙女寒假回来的时候硬给他下的,他连密码咋输都记不清。
换言之,这种所谓“太方便”的东西,最后还是得年轻人兜着。
小区里懂点手机的,都知道现在这个路子。
打开微信,上面搜索栏输“电子社保卡”,要认准那个带“官方”两个字的小程序,很多老人眼神花,一紧张点错,进去一堆广告,整得火大。
时间大概是每年固定一段,通知说一年认一次,有的地方提前短信,还有地方直接在社区广播里喊,有老人没听清,转天就跑线下大厅排队,回来一问,才晓得手机点几下就完事。
真正麻烦在第二步,绑定社保卡。
要输身份证号、姓名,还得刷脸。
有人家里灯光暗点,手机摄像头又糊,老人脸抖得厉害,刷来刷去总是过不了。
老张头今年七十二,人脸识别失败三次,系统直接提示“认证异常”,吓得他赶紧抓手机打电话给女儿,说不准是养老金要没了。
女儿在南京上班,正开会,一时也顾不上,双方电话里都急,谁也不耐烦,语气都冲了,挂了电话两边心里都不舒服。
其实小程序里有“代他人认证”,很多人压根不知道在哪。
要先点进“代他人查询/认证”,再把老人的身份证号、姓名填进去,等一下,再刷一下老人的脸。

家里条件好的,拿个大屏手机,灯打亮一点,老人坐稳,几秒钟就过了。
反正熟练了的年轻人,觉得这事真心简单。
也有人卡在社保卡激活。
很多老年人只当银行卡用,工资退休金按月打进来,从来没管过“社保功能”。
轮到认证时,系统提示:“查无此人信息”“未开通社保功能”,老人立马慌,觉得是不是之前社保少交了,或者单位给他们搞错了。
其实就得去一趟发卡银行柜台,拿身份证、社保卡,叫柜台小姐姐帮忙点两下,整个过程五到十分钟,跑一趟也就解决了,只是有些老人一想到排队就犯怵。
有个细节很多人没注意。
通常认证成功之后,小程序会跳出个界面,写着“认证成功”,下面还有下次认证时间,有的地方是第二年同月,有的地方是系统随机安排。
有老人文化程度不高,看到一串数字,以为又要填什么,手一抖给关掉了,回头儿子问:“你认没认证?”他自己也说不准哦,只能再开一遍看看,有时候又提示“已认证”,他心里才松一点。
其实从社保那边讲,人家也有难处。
现在冒领养老金情况时不时就冒出来,不管是子女瞒着,还是隔壁亲戚打主意,反正这种事一多,部门就得加严。
死档清理、资格核查,少一个环节,钱就出去了,想追回来也难。
有的地方街道干部说得直白:“不认证,系统就默认你可能有问题,养老金可能先停,再让你补手续。”老人听了有火,嘴上骂两句,最后还是乖乖配合。
一些七十多、八十多的老人,手抖、眼花、耳背,微信连点开都费劲,操作这些东西,家里要是有儿女在身边还好,没人的,就只能托邻居、小区志愿者、社区网格员帮忙。
这个时候,人情就出来了,有的子女平时觉得父母事多,电话打过来也嫌烦,轮到养老认证一出事,工资卡上那点钱晚发两天,又开始着急起来,问这问那。
这一来一回,中间误会也多,有老人觉得自己添麻烦,有子女觉得上面政策太折腾,说穿了,大家都怕那句“养老金停发”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