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个决定 决定ERP库存量的取值方法
库存量(或称在手量 on-hand quantities) 是所有ERP和进销存的基础,是记录所有料号放在仓库里的数量,库存不準,那什么也不用说了。因为非常重要,所以,要优先决定要採何种计算方式。
目前业界(ERP 软体公司)对库存量取值有2种方式:
1. 更新法
2. 计算法
1.更新法:
使用SQL 的 UPDATE 指令来更新现在某料号的最新库存量,如A料号现有库存量6支,现在採购4支进来,就用Update 的方式SQL 指令将A料号现在库存量更新为10支。而当ERP程式想要取得现今某料号的库存量时,只要下SQL 的Select 指令去抓这个料号的最新库存量即可。此方法简单又快速(取库存量快),但缺点是料号库存量的正确率不是百分之百正确。什么库存量不是百分之百正确,没错,你没看错,此方法的库存存不是百分之百正确,但也有到99.98%(个人主观推估值,非正式数值,谨供参考)因在多人使用下,有可能在相同的时间下对同一料号进行库存量的存取因而导致数量偏差,ERP使用者愈多,每月进出异动料号愈多的ERP其库存量误差就愈大。
但读者也不用耽心,正常採用此方法的ERP软体厂商都会附有一支库存量重新计算的程式,库存量有问题,可重新再计算一次,将库存量回归到正确值。此库存更新法常用于3佰万元以下的中小型ERP系统。
笔者曾经维护过此种ERP系统,库存不準的问题我们改天做一个专辑来讨论如何修正。
2.计算法
当ERP要抓某料号的库存量时,程式会先去取得此料号期初量(通常是当月期初量),再加减此料号当月的库存进出异动量,採购是加,出货或领料则为减,加减后所得的结果即为此料号现在最新的库存量(计算到取值的当时间)。此方法的优点是库存量是用计算出来的,正确率达到99.9999%,不会有库存量误差的情形发生,缺点是因用计算出来的结果,所以,有点耗伺服主机的CPU时间,计算一笔还好,如计算多笔,就会感觉好像系统反应会顿了一下慢了一点,(但如要计算1万笔料号的库存量,系统真的会卡住个几10秒)。此方法常用于3佰万元以上的中大型ERP系统,尤其是国际大厂的ERP软体,个人推测应该全部都是使用此取值方法(不然库存量不準早就被人骂死了)。
那我们新设计的新ERP要採用何种取值方法?你的决定是什么?笔者是选择计算法,因为,现在的伺服主机运转速度已是早期的数十倍(或百倍)了,对库存量的计算负荷还可扛的住,因此,新ERP库存量採用计算法当我们库存量的取值方法,避免因错误的库存量导致物料需求(MRP)不正确。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