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演讲之所以“吹”凉了乐视和柳传志,并让罗振宇显得“牛”,背后有多重原因,涉及到演讲内容、个人风格、时机以及市场环境等多个层面:
1. "演讲内容的精准性和前瞻性:"
"乐视的剖析:" 罗振宇在演讲中可能指出了乐视在扩张过程中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过度依赖融资、过度扩张业务版图(生态化反)、缺乏核心竞争力、供应链管理混乱、财务造假风险"等。这些问题在乐视危机爆发前就已经埋下伏笔,罗振宇能够敏锐地洞察并提前预警,显得有远见。
"柳传志的“反思”:" 柳传志作为老牌企业家,他的发言可能更侧重于“反思”和“经验教训”。他可能坦诚地谈到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决策失误(比如联想的某些策略、以及他后来对乐视的看法),这种坦诚和反思,在危机面前显得更为清醒,也更容易引发共鸣和认同。他可能强调了稳健经营、聚焦核心业务的重要性,这与乐视的“大而全”形成对比。
2. "罗振宇的个人风格和影响力:"
"“逻辑清晰、语言犀利”:" 罗振宇以其强大的逻辑思维和精准犀利的语言著称。他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用有力的论据和生动的案例进行阐述
相关内容:
时至年终,各路自媒体大咖开启了“跨年演讲”模式,各类演讲会粉墨登场。名气最大的无外乎吴晓波的年终秀和罗振宇的“时间的朋友”。
吴晓波以财经作家自居,做了20多年的财经记者,采访过很多企业家,有些话虽说得过火,但非全无道理,所以翻车概率比较小(直播带货翻了次车)。

罗振宇同为记者出身,靠一张嘴讲出了2000万的融资后,有点飘,可能感觉卖书来钱太慢,搞了个“得到APP”,转型知识付费了。
每年的跨年演讲,阵仗很大,请来卫视级媒体全程直播,讲些未来大趋势,请几个大咖前来助阵,抬升身价。
2015年,罗振宇吹嘘乐视和暴风影音,称赞他们是“新物种”,不该以传统的眼光看他们。结果,贾跃亭遁走美国“下周回国”,冯鑫身陷囹圄,自身难保。
罗振宇又带着全体员工向柳传志致敬,巨型银幕上出现了柳传志的头像,配上了一行肉麻的文字:“柳老头,我喜欢你!”赞扬柳传志的企业家精神。

2016年,被做现场演讲的王石更倒霉,在宝能收购风波后,第二年直接宣布退休,离开了商场,过起了退休生活。
罗振宇又称:“满桌人没有一个人看好罗永浩,除了我。”三年后,罗永浩手机公司被贱卖,欠下五个亿,开始带货还债。
2018年,罗振宇同情OFO小黄车:“OFO不是结束,而是开始的结束,咱们不能说戴威完了。”戴威没完,上千万排队等着还押金的人完了。
如果说,罗永浩是“行业冥灯”的话,罗振宇就是点灯的人。
或许,罗振宇明白这么搞下去不是个事儿,之后的跨年演讲不怎么请一线企业家了,改请经济学家了,毕竟经济学家没有经营企业,怎么吹都可以不负责。
有人质疑预测的不对,一句“大环境有变”即可一笔勾销。
“柳传志是我们的护身符”
被司马南质疑后,柳传志陷入了巨大的舆论漩涡,从一个明星改革企业家,变成了人人喊打的“窃国大盗”。
在利益与道德的交织下,柳传志百口莫辩,在给联想内部员工发了封“求救信”后,干脆闭口不言,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2015年,“时间的朋友”演讲会,堪称大型翻车会场。罗振宇不但吹嘘了乐视和暴风影音,还拍了柳传志一通马屁,称他为“我们的护身符”。

台上的罗振宇真情表白:“我们真的喜欢你,因为你才叫修成正果。”台下的柳传志激动地起身,双手合十,鞠躬向全场观众致谢。
罗振宇意犹未尽:“你是我们的护身符,我们真想有一天能像你这样!”
实事求是地讲,罗振宇口中的“护身符”,应该是指柳传志在经营联想过程中,克服了不少困难,把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品牌,做成了世界第三大PC零售商,柳传志因此成为第一代企业家精神的代表人物。
谁料,柳传志晚节不保,顺道手把吹嘘他的罗振宇也坑了。这段演讲在网上被人放大,称罗振宇羡慕柳传志的“股份转移大法”,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像柳传志一样,大捞一笔。

人都没有前后眼,在吹嘘某个人前,罗振宇要谨慎些,别张口就来,肉麻至极,不然毁掉的是自己辛辛苦苦树立起来的形象。
贾跃亭、冯鑫:一个逃跑一个坐牢
2015年,罗振宇举办“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时,乐视和暴风影音风头正盛。贾跃亭鼓吹“生态化反”,要构建一套覆盖电视、手机、汽车等内容终端的生态圈,号召投资人与他一起“为梦想窒息”。
乐视上市后,很快赢得了“科创板第一股”的美名,而业绩全靠贾会计自己做账。
罗振宇吹嘘贾跃亭的这年,恰好是贾跃亭做假账的巅峰之年。据调查,2015年乐视虚构的利润是实际利润的516%!净利润5.55亿,假账4.32亿。
罗振宇在演讲中吹嘘:“乐视是神一般的存在,他没有拿过主流投资人的钱,他和互联网人士不怎么来往……乐视模式全球领先,美国都没有。”
乐视确实是新物种,开创了“做账盈利”模式——传统守法经营的公司都不敢干的事儿。
两年后,乐视帝国崩塌,三年亏掉300亿,市值从2000亿暴跌到7.18亿,坑惨了投资人,不知道罗振宇自己买没买乐视的股票?

暴风影音冯鑫玩得更绝。当年,刚刚上市的暴风影音40天涨了36个涨停板,获得了“妖股”的名号。公司内高管一夜暴富,产生了10个亿万富豪,31个千万富豪,冯鑫本人身价逼近百亿。
罗振宇直接把冯鑫请到了演讲现场,让他分享下创业(一夜暴富)心得并说:“冯鑫这几年过得特别不容易。
自从成为妖股后,他没有觉得自己会是大赢家。”百亿身家过得特别不容易,老凡尔赛了!

实际上,暴风影音完全靠炒作VR概念,维持着疯狂的股价,真实利润只有几百万,显然支撑不起股价。股价崩塌后,冯鑫因涉及“非公行贿”被捕,至今还在打官司。
王石:被迫退休
在罗振宇吹嘘过的众多商业人物中,王石可能是最不该凉的人。
作为中国少有的具有自省精神的企业家(吴晓波语),王石在经营万科过程中,经常反省自己的错误,提倡企业家不应只以赚钱为目的,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要知道,王石是在十几年前说出这句话的。

王石把万科管得很好。即使在“房住不炒”的背景下,万科依旧保持着健康的现金流,“三道红线”只踩一条,预计今年全部转绿。
这要归功于王石的经营策略,他反感大举扩张的战略,要求万科保持定力,干好房地产,随时关注现金流的健康。
2016年,王石登上“时间的朋友”演讲舞台,与全国千万观众分享了他独有的企业家价值观。观点大都是些大道理,但他本人偏偏能遵守这些别人以为迂腐的大道理。
其实,这年的万科遭遇了创业20多年来最大的危机。宝能系对万科发起了“野蛮收购”,在万科管理层不同意的情况下,疯狂在股票市场扫货,以求成为大股东,控股万科。
一时间,“王石老了”“娶小老婆犯浑了”唱衰王石的言论比比皆是。
2010年-2016年,王石放弃管理,跑去英国、美国游学四年,在剑桥、哈佛等名校当旁听生,对万科不闻不问,才给宝能系可乘之机。

王石在企业家之外又套了层“文人”的外衣,让他的言论在商业中透着股人文气息。这种气质很符合罗振宇的审美“一手拿算盘,一手拿书”的企业家。
“时间的朋友”演讲结束后,王石艰难地度过了宝能危机,宣布退休,在动荡中把权力交给了万科管理层。
好歹王石做到了全身而退,比远赴美国的贾跃亭,身陷囹圄的冯鑫,晚节不保的柳传志强多了。
结语:
当今社会做什么最赚钱?
做企业家最赚钱。无论做什么行业,只要能把企业做到头部,肯定发财。金钱的魔力,让各行各业的人往企业家群体中凑,比如罗振宇。
罗振宇,本身是个记者、编导,写写文章,耍耍嘴皮子尚可,好好当个作家、学者、文化人挺好。
过去是“学而优则仕”现在是“学而优则商”,在金钱面前,罗振宇选择转型做企业家,搞个APP,大力提倡企业家精神,为自己的行为寻找逻辑。不愧是“罗辑思维”的创始人。
商业又是最无常,最现实的领域,今天你有钱,众星捧月,明天你穷了,门可罗雀。罗振宇捧的人,在商海沉沦中翻船,他也跟着被曾经的粉丝嘲讽。
不变的是商业规律,变的是罗振宇的初心。
作者:江左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