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聊聊“扫码交钱容易,退费咋就这么难?”这个话题,这也是很多消费者都有过的体验。
“扫码支付”确实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生活,无论是购物、餐饮、交通还是各种服务,扫码几下钱就到账了,效率很高。但与之相对的,是消费者在需要退款时常常遇到的“难”。
"为什么扫码支付容易,退费却难?"
这背后涉及支付流程、商家操作、平台规则、法律法规等多方面因素:
1. "支付便捷性与退款复杂性的固有矛盾:"
"支付端:" 设计目标是快速完成交易,流程力求简化,用户体验至上。
"退款端:" 涉及交易撤销、资金流向调整、双方意愿确认、证据留存等多个环节,需要更严谨的流程和规则来保障各方权益,防止欺诈和纠纷。
2. "商家操作和意愿问题:"
"资金结算周期:" 扫码支付的资金通常需要一段时间(如T+1)才能结算到商家的账户。商家可能需要等待这笔钱到账后才能操作退款(从自己的账户退),或者需要先垫付资金再申请退款。
"退款成本:" 退款操作需要商家手动处理,耗费时间和人力。对于小额交易,商家可能觉得处理退款得不偿失,尤其是跨行退款手续费可能由商家承担。
"
相关内容:
漯河市中级人民法院2025-10-21 09:05:26

扫码交钱容易,
退费咋就这么难?
明明APP显示退款成功,
商家却玩起“躲猫猫”。
这波操作不仅伤了家长的心,
更踩了《民法典》的雷区——
说好的诚信经营呢?

基本案情
2022年8月,蒋某为给儿子购买篮球课,通过扫码向漯河市某培训机构支付2909.9元课程费,购买明细显示包含124课时。后蒋某因儿子身体原因申请退费,经双方协商,剩余54课时,该培训机构同意退费1030.8元。蒋某通过该培训机构的应用程序申请退费成功,但实际上该培训机构却未向蒋某退还相关费用。此后双方协商退还未完成课时费用未果,蒋某遂向源汇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该培训机构退还剩余费用。
裁判结果
漯河市某培训机构收到培训费后,按照约定提供了部分培训服务,后因原告儿子身体原因不能继续参加培训,经双方协商确认后被告未提供培训服务尚有54节课时价值1030.8元,原告按照要求提出退费申请,被告在退费期限内未退还,已构成违约。
依法判决:被告漯河市某培训机构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原告蒋某返还培训费1030.8元。
法官说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消费者在预付式消费合同中享有合同任意解除权,培训机构应当依据剩余未履行内容计算返还的预付金额。
民事活动需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培训机构作出符合对方期待利益的承诺并订立协议,最终未能实现合同目的,培训机构此举损害了合同相对人暨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来源:源汇区法院
编辑:李临雪
校对:赵帆 芦颖
核发:魏鸿伟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