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信息,明确一下今年起关于无人机未经实名登记飞行处罚的规定:
"核心规定:"
"行为:" 无人机在飞行前未按照规定进行实名登记。
"处罚主体:" 通常指实施飞行的无人机所有者或管理者。
"处罚措施:" "罚款"。
"罚款金额:" "最高可达人民币2万元"。
"关键点说明:"
1. "实名登记是前提:" 这意味着,根据相关管理规定(例如中国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等),无人机在首次使用前或定期(具体根据规定)需要完成实名登记,获得登记标识。
2. "“今年起”:" 这表明该规定在当前年份(您提到的“今年”)开始正式实施或加强执行力度。请注意,具体的生效日期可能需要查阅官方发布的具体文件,但信息指向的是近期或当前年度的强制性要求。
3. "“实施飞行”:" 指的是无人机实际升空进行飞行的行为。如果在飞行前已经登记,但在飞行过程中发生登记信息不符等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处罚规定。
4. "罚款金额(最高2万元):" 这是针对“未经实名登记就飞行”这一特定行为的最高罚款额度。实际处罚时,执法部门可能会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如飞行区域、是否造成影响、是否屡教不改等)在法定范围内
相关内容:
飞行无人机不实名登记明确要罚款!
今年1月1日起,《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下称“《条例》”)正式实施。据《条例》显示,第十条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所有者应当依法进行实名登记,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涉及境外飞行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应当依法进行国籍登记。
其中,若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未经实名登记实施飞行活动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2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此次《条例》的正式实施,强调了对民用无人机所有者未进行实名登记的处罚范围。
为进一步规范无人机管理,民航局早在多年前就已建立了无人机实名登记制度。据澎湃新闻记者查阅,2017年5月,中国民航局就发布过《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据《管理规定》指出,自2017年6月1日起,民用无人机的拥有者必须按照本管理规定的要求进行实名登记。2017年8月31日后,民用无人机拥有者,如果未按照本管理规定实施实名登记和粘贴登记标志的,其行为将被视为违反法规的非法行为,其无人机的使用将受影响,监管主管部门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据《管理规定》,民用无人机制造商应在“无人机实名登记系统”中填报其产品的名称、型号、最大起飞重量、空机重量、产品类型、无人机购买者姓名和移动电话等信息;在产品外包装明显位置和产品说明书中,提醒拥有者在“无人机实名登记系统”中进行实名登记,警示不实名登记擅自飞行的危害;随产品提供不干胶打印纸,供拥有者打印“无人机登记标志”。对于民用无人机拥有者,应在“无人机实名登记系统”进行实名登记;在其拥有无人机上粘贴登记标志;在“无人机实名登记系统”上更新无人机的信息。
实名登记的流程方面,据《管理规定》,民用无人机制造商和民用无人机拥有者在“无人机实名登记系统”(https://uas.caac.gov.cn)上申请账户;民用无人机制造商在该系统中填报其所有产品的信息;民用无人机拥有者在该系统中实名登记其拥有产品的信息,并将系统给定的登记标志粘贴在无人机上。
国内无人机品牌大疆官网显示的“政策简介”中,也提及了“实名登记”。

大疆官网
其他罚款事项方面,此次正式实施的《条例》还提及,违反本条例规定,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未依法投保责任保险的,由民用航空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从事飞行活动的单位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其运营合格证。未取得运营合格证或者违反运营合格证的要求实施飞行活动的,由民用航空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其运营合格证。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违反本条例规定操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的,由公安机关对其监护人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没收实施违规飞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董思韵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朱瓅
来源:作者: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