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说法听起来非常吸引人,但其中包含了一些需要澄清的信息。我们来分析一下:
1. "华为手机的内存技术进步:"
华为确实在其高端手机(例如早期的Mate 40系列和后来的Mate 50系列)上率先或广泛采用了"HBM(High Bandwidth Memory,高带宽内存)"技术。这相比传统的LPDDR内存,确实能显著提升内存带宽,从而改善手机的运行速度、多任务处理能力和图形性能。
2. "“全球首用HBM”的说法:"
HBM技术本身并非华为首创。它最初主要应用于高性能计算、图形处理单元(GPU)、网络设备等领域。智能手机领域,华为可能是较早将HBM大规模应用在旗舰机型上的厂商之一,尤其是在采用麒麟芯片的机型上。但说它是“全球首用”可能不完全准确,其他厂商可能在特定型号或特定市场有更早的应用。关键在于华为将其成功且大规模地应用在了面向消费者的旗舰智能手机上,这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里程碑。
3. "“速度直接提升1180倍”的说法:"
"这个数字极有可能是错误的,或者是一种非常夸张的宣传说法。" 1180倍的内存速度提升是不现实的,甚至远远超出了内存技术进步的常见描述范围。
"为什么不可能这么夸张?"
"相对提升基数:" 内存速度的提升是相对于之前的内存技术(
相关内容:
手机修图卡成PPT?
游戏加载转圈圈?
华为这回真放大招了。

7月初业内爆出猛料,华为要全球首发HBM内存手机,把电脑显卡里的黑科技塞进手机。
直接干到128GB带宽,比现在旗舰机快两倍。
这波操作就是冲着AI卡顿去的。
搞这么猛不是没代价。
HBM发热大户大家都知道,华为硬是魔改到128GB/s这个甜点区。
代价就是成本飙升,一颗内存占整机材料费18%。
现在手机都卖肾价了,再加价谁受得了?
不过看测试数据确实香,AI任务提速四成。
语音助手秒回指令,拍照修图不再转圈圈。
最狠的是卡位战。
苹果三星还在磨蹭,华为三年前就布局了。
鸿蒙系统+自研NPU+HBM内存,铁三角闭环。

美国制裁逼得他们连内存都要自己玩,反倒杀出血路。
现在供应链消息说量产机最快年底见,代号“昆仑”。
现在的问题是软件跟不上。
普通应用只用得到15%带宽,像拿火箭筒打蚊子。
散热要是翻车,分分钟降频变砖头。
不过AR应用和4K游戏倒是真受益,加载速度肉眼可见的快。
技术路线也够野。
电脑版HBM带宽2TB/s,手机版缩水但更省电。
业内管这叫LLW DRAM,算是定制方案。
三星SK海力士明年才能量产,华为这波直接抢跑。
其他厂商肯定坐不住。
小米OV估计在加班改方案了,苹果原计划拖到2027年现在怕是要提前。

欧盟连电磁测试新规都准备好了,这节奏快得离谱。
说到底还是体验说话。
现在吹上天,不如等真机上手。
要是修图不卡、游戏不烫、语音助手不智障,贵点也认了。
但要是变成暖手宝,那就真成冤种了。
技术革新从来这样,先行者吃螃蟹也容易崩牙。
华为这步险棋走得狠,成了直接封神,摔了也是给同行填坑。
坐等实测。
参数再牛不如实际用着顺手。
现在吹带宽多高都是虚的,最后还得看打开微信快几秒。
国产技术突围是好事,但别让消费者为试错买单。
内存速度翻倍手机涨价两千,这账谁都会算。
冷静点吧,别听风就是雨。等量产机拆机视频出来再嗨也不迟。